宁波新闻界电子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宁波记协  >  宁波新闻界电子版

让“老记们”也有奔头

2019-08-28  宁波记协

  第十九个记者节一到,朋友圈转发的有关记者话题的贴子聚增,其中有一篇文章也许是点到了当代中国记者的痛处,特别吸引我这个记者出身的“老报人”的眼球,忍不住借《卷首语》这一平台聊上几句,也期待业界尤其是媒体的头儿们关注文章提出的问题。

  这篇出自蓝鲸传媒黄晴缨之手的文章,有一个颇有视觉冲击力的标题——“杀死老记者”,是中国当代最可怕的媒体病。这个标题套用了当年《时代周报》反思媒体报道马航事件评论中的一句话。文中定义的老记者,特指无一官半职、40岁以上还常年在一线采访的记者。“杀死老记者”,则指的是业界存在的一种现象。作者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记者行业逐渐变成了吃青春饭的行业,某记者‘奔四’了还在采访一线,就会被视为怪异,视为无能,本人也深以为耻。甚至根本不用等到四十,众多媒体人从业七八年后,就纷纷淡出、转行。”

  作者还引用了美通社2016年的一项调查加以佐证。那项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60%的记者年龄介于21到30岁,拥有11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仅占19%。这与拥有众多年龄在40到60岁之间老记者的美英日传媒业形成明显反差。医生为什么越老越香?因为老医生有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记者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能力的提升也需多年来的从业经验积累,干到四五十岁这个年龄段,照理正好进入职业生涯的黄金期,而现在反而成为一个问题了,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杀死老记者”的提法是否有点偏激?引用的调查数据是否准确?描述的现象是局部的还是普遍的?我们现在还不能贸然下结论。不过关爱老记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倒是应该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其理由至少有三点。

  一是老记者也是媒体的宝贵财富。他们昔日的功绩不能抹杀,就是到了融媒体年代,也有年轻记者不具备的优势。他们的作用发挥的如何?事关新闻专业素养的传承,事关媒体内容质量的提升,也事关年轻记者队伍的稳定。二是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优秀年轻记者日趋紧缺,不象以前那样好找,培养起来也有个过程。这意味着无论是繁重的新闻宣传任务,还是媒体经营的现状,都不容许把众多的老记者养起来。三是老记者队伍不稳定这一状况,近年来有蔓延趋势。放任他们随意离岗或隐性下岗的现象,在不少媒体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还引发了年轻记者对自己未来的焦虑。

  老记者问题的产生由来已久,其原因也是很复杂的,短期内破解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如果我们思想上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了,破解的办法总还是会找到的。比如近年来我市媒体推出的“首席制”,就不失为稳住老记者队伍的一个好办法。当然,仅靠一两个办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老记者们当下的焦虑,推出更多的新举措。另外,老记者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理念,不望初心,忠于职守,把职业当事业干,主动适应媒体格局新变化。只有各方紧密配合,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才能使这一问题最终得到破解。

  (作者:宁波市记协主席 徐正)

信息速递更多+

三项学习教育更多+

宁波新闻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