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宁波记协  >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  学习园地

融媒体时代,电视怎样问政?——大型电视问政节目《民生问政 服务问效》的初步探索

2019-07-04  宁波记协

  5月27-28日晚上20:10,大型电视问政节目《民生问政 服务问效》第一季分上下集在宁波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节目由市“六争攻坚、三年攀高”抓落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宁波广电集团共同举办,新闻综合频道承办。节目播出后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探索融媒体时代电视问政栏目化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现实样本。

 

  一、 问政面对面——电视问政的独特魅力

  电视问政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监督节目形态,具有自身独特的作用和魅力。

  它把众多的政府部门领导请到节目现场,围绕一个主题,根据VCR中反映的实际问题,面对面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问政问效。这种凝聚各方力量,紧扣民生问题,当面问政问效的做法,对于集中解决疑难问题,有效改进机关作风,切实推进各项改革,具有其他节目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和其他的舆论监督节目相比,电视问政最大的特点,是营造了一个独特的舆论场,当面提问,现场作答;随时插问,猝不及防,一切都在现场完成,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独特的现场感,这是其他形式的舆论监督节目所做不到的。

  首季《民生问政 服务问效》节目紧扣“群众办事体验”这一主题,针对人民群众在在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窗口办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对九个有关市级部门展开问政问效。在问政现场,主持人、评论员、观察员和现场观众们提问犀利,分析深入,点评麻辣。被问政的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坦诚作答,认真担责,当场作出整改承诺。正是由于充分发挥了电视问政节目的特点,生动展现了“问政面对面”的独特魅力,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 领导高度重视——节目推进的有力保障

  领导高度重视,是问政节目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这并非套话。因为节目中的被问政单位大多是市级强力部门,要把这些部门的主要领导召集到一起,面对面地接受媒体与社会各界的问政,光靠媒体一家的力量很难做到,必须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借助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达成。

  首季问政节目就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去年12月25日,郑栅洁书记在市抓落实专项办第48期《“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简报》上作出批示,要求推广总结推广“电视问政”倒逼民生难题加快破解的经验与做法。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市委常委、秘书长施惠芳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研究部署任务,审查节目方案,审定曝光短片,确保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由市抓落实专项办牵头,会同人大、政协、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广电集团等部门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成立协调小组,进行决策把关和保驾护航,确保栏目导向正确,监督有效。领导小组要求被问政部门必须派主管一把手到现场接受问政问效,涉及问题的整改由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办,确保责任的落实和问题的解决。

  宁波广电集团抽调新闻综合频道业务骨干,组建问政节目工作室,全力做好节目策划、组织、采访、制作等各项准备工作,并与全体工作人员签署保密协议,确保问政问效真实有效。

  正是因为有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力支持,广电集团和新闻综合频道的周密实施,《民生问政 服务问效》节目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回应,迅速在全市上下建立起很高的权威性和强大的监督力。

  三、 准备全面充分——成功“问政”的坚实基础

  首先要做好策划方案,确定问政主题,搜集问政题材,弄清问政对象,选好问政嘉宾,组织观众队伍,设计问政流程。还要根据VCR拍摄的情况,适时调整方案,确保节目顺利推进。经过认真讨论策划,《民生问政 服务问效》节目第一季的主题确定为“群众的办事体验”,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调查,做成VCR。根据VCR内容,确定了9个相关单位接受问政。

  节目设置男女两位主持人,穿针引线,围绕VCR初步提问,以加深大家对存在问题的了解与认识;问政嘉宾设置了10位观察员和2位评论员,观察员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教师和媒体代表组成;评论员邀请光明日报社宁波记者站站长曾毅和浙江经视副总监、资深评论员舒中胜担任。观察员现场追问,帮助被问政单位领导深刻分析原因,探讨解决办法;评论员力求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宽的视角进行麻辣点评,总结归纳;台下的观众也可以适时插问,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周密细致的策划,严格认真的实施,确保了节目的优质高效,出色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

  要打响问政节目,做好VCR是关键。因为问政的主题,要靠VCR来体现;问政的对象,要由VCR来确定;问政的内容,要随VCR来展开。也就是说,它既决定了“向谁问”,也决定了“问什么”,还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怎么问”。

  《民生问政 服务问效》(第一季)紧紧围绕“群众的办事体验”这一主题,从市长热线、市民投诉、信访接待以及市抓落实办、“两代表一委员”建言、媒体明查暗访中寻找题材,力求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经过汇总分类,千挑万选,最后确定从“线上窗口莫成摆设、行政服务窗口有偿代办何时休、要来回跑的国有土地划拨转让出让手续办理、不能缴纳现金的交通违法罚款、水电煤气过户开户之惑”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调查。把它们作为问政问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共鸣,从而达到“民生问政,疏堵破难;服务问效,实事惠民”的根本目的。为了做好VCR,各路记者深入调查,明察暗访,没日没夜,苦苦蹲守,有的调查时间长达一个半月,拍摄到了大量真实可信的素材。经过精心编辑,制作了一批事实精准可靠,内容层层深入,结构巧妙自然的VCR,为问政节目打下了扎实基础。

  四、 问政犀利麻辣——问出效果的关键环节

  问政节目要让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当众“红红脸,出出汗”,思想上有触动,作风上有改进,存在问题能尽快解决,改革事业能顺利推进,“怎么问”很重要。

  为了确保问准要害,问出效果,节目对“怎么问”主要设计了这么几个环节。

  一是主持人提问。主持人除了承上启下,串联节目,也要承担问政的任务。播放完VCR,主持人会根据其中的内容向有关单位的领导提出各种问题,一方面是进一步展开和深化VCR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初步质询,为后面的问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观察员追问。观察员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教师和媒体记者组成,代表社会各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会针对其中的重要问题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犀利追问,提出批评,提供建议。比如在“不能用现金的交通违法罚款”环节,有观察员说:“网上有个段子,我把它送给金融办和公安部门的领导:90后00后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70后80后是互联网时代的移民,50后60后是互联网时代的难民。“难民”是需要照顾的。老百姓手里拿着现金,你不让人家缴纳,从情理上就说不过去。银行部门要追求经济效益,我们理解,但企业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样的批评,有礼有节,又绵里藏针,话中带刺,赢得了现场的热烈掌声。

  三是评论员点评。评论员主要是从较高层面进行总结提升,语带机锋,麻辣点评。对于“线上窗口成摆设”现象,评论员曾毅用三个词加以麻辣点评:无力、欺骗、悲哀。意思就是老百姓对这种现象往往感到“无力”,不知道该去找谁解决;这种做法其实就是一种“欺骗”,严重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这种想象十分令人“悲哀”。有关部门要深刻反思,坚决杜绝。评论员舒中胜就追问市政务办领导:在鄞州行政服务中心,为什么平时“黄牛”这么猖獗,可是领导去检查时怎么消失了呢?这样直接了然的点评或追问,从感受出发,精准深刻,麻辣味儿十足,给人以警醒。

  事实证明,引入第三方的观察员和专业的评论员,打破因地域和工作关系形成的“人情”圈,有效防止了“不好意思问”、“不敢提问”的现象出现。问政的人没有心理负担,问起来才能公平公正,客观有效,犀利麻辣。只有这样,问政节目才能让领导“红脸出汗”,触动内心,问政效果才能震慑人心,征服观众。

  五、多平台联动传播——扩大影响的有效途径

  在融媒体时代,任何节目要想扩大传播的影响力,光靠一家单打独斗,效果毕竟有限,必须依托全媒体多平台传播,及时扩大传播面,迅速形成影响力,成为社会的主流舆论,力求上升为热点公共话题。

  5月27-28日,《民生问政 服务问效》(第一季)节目在宁波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首播。5月28日至6月1日,安排在二、三、四套节目中轮动播出,形成持续一周的播出热潮,让问政节目成为一个吸引眼球的收视热点。

  根据融媒体时代“多屏融合、立体传播”的要求,新媒体宁聚、广电网、甬派同步刊播,微信公众号“NBTV新闻中心”、新浪官方微博“@NBTV新闻中心”同步推送,真正实现了“一次制作、多元发布、多频互动”。

  六、加强后续监督——落实实效的有效手段

  推出电视问政节目,问政只是形式,问出政府部门的服务效能,问出良好的行风政风,助力“六争攻坚 三年攀高”行动才是根本目的。加强后续监督,就是达到这一目的杀手锏。

  从问政节目播出的第二天——5月28日至5月31日,宁波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第一聚焦》栏目推出“问政问效回头看”专栏,连续四期进行追踪报道,及时对存在问题和领导承诺进行追踪报道,运用舆论监督力量,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存在问题得以解决,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栏目组还将追踪报道的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推动有关部门“精准施策,有效解决”,并力求建立长效机制,巩固问政成果,为全市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向纵深呐喊助力。

  七、 追求社会效益——创立品牌的必由之路

  从节目收视情况看,宁波一套两天首播的收视率高达4.4和4.1,市场份额均为7.7,远超同时段2.7的平均收视率和5.3的平均市场份额,创近期新高。安排在第三轮播出的宁波三套,收视率也达2.4,市场份额为4.9。可以说,节目打响了品牌,也锻炼了队伍,为今后打造精品栏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播出不到1小时,宁波电视台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破万,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等一批中央级媒体进行了转载转播。近一周时间,“宁波也有电视问政了”成为宁波市民热议的公众话题,“民生问政 服务问效”成为宁波本地网络搜索热词,栏目品牌得到初步确立。

  许多网民表示,电视问政节目体现了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决心。网友【黄河故道】:“这样的节目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很难得的好节目。既反映了群众的呼声,又督促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点赞!”【花三红】:“首期节目不错,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真正体现在实际工作中。”【gogo】:”想着老百姓的节目。”【暮雨星】:“很喜欢能够有这样好的节目,我会一直关注的。”【dear-西函】:“多办办这种节目,宁波政府的服务会变得越来越好,非常好。”许多网友希望问政节目能常态化办下去,成为“推进宁波信息公开、民主决策、问政于民的重要平台和进步力量”。也有网民建议节目改为现场直播,设立投诉咨询热线,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教授何镇飚对问政节目高度肯定,建议注重新闻“回头看”,带动更多新闻播出后的次生热点;重视网络二次传播,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双向功能,实现真正的媒介融合;在网上设立专门平台,接受市民的投诉、举报和建议。

  节目还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郑栅洁书记两次对问政节目作出批示,肯定“这项工作抓的好!继续抓下去,整改工作各分管领导也应参与。”

  (作者:宁波广电集团多媒体新闻中心 金永亮 李剑飞 )

信息速递更多+

三项学习教育更多+

宁波新闻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