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宁波记协 >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 媒体人故事 正文

15年,5个人-- 一个基层记者关于“坚守新闻理想,肩负职业使命”的感悟

2016-08-22   宁波记协

  今年是我做记者的第15年。经常会想起15年前的那一幕:当绍兴日报社的领导来武汉大学招聘时,我在珞珈山庄的外面徘徊了一个小时才敢敲开门,我为自己单薄的简历而胆怯,但心底的声音如此清晰,那就是,我想做一名记者,“路见不平一声吼”,是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最初的想象。

  我用15年的时长,追逐着当初的梦想。15年记者生涯,有太多的人,从我的生命中走过,滋养我,丰富我,下面,我想用5个人的故事,阐述我对“坚守新闻理想,肩负职责使命”的理解,表达我对生活的感恩。

  第一个人,我的母亲

  我大学念的是图书馆学,一个最安静的专业,正常情况下,我会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进入某所著名高校的图书馆。当我决定千里迢迢从湖北来到鲁迅的故乡,做一名记者时,我的母亲当头一瓢冷水泼过来,“就你,也能做记者?!”在母亲的眼里,我是一个就连跟人打招呼都会面红耳赤的人。

  但心底奔腾的火焰有时连母亲也未必了解的。大学毕业前夕,有一天晚上,我和同样来自农村的舍友走在一片居民区中,看着一扇扇窗户里透出的温暖的灯光,我一脸憧憬地问舍友,“你说,这每一扇窗户后都藏着怎样的故事啊?”“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在城市里拥有这么一间温暖的房子?”

  所以,当绍兴日报社来学校招聘的时候,我的眼睛刷地亮了:收入不错,能安身立命;每天接触不同的人,能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看到不平的事可以写在报纸上,能打抱不平,还有什么比记者更好的职业?我没有听母亲的话。

  我的母亲性格要强,对子女严厉,我反抗着她,却顽强地继承了母亲的性格特质。

  既然选择,便须承担,我用近乎疯狂的奔跑证明着我当初的选择。很多年里,我几乎没有周末,晚上写稿到10点、11点才回家是常事。

  在疯狂的奔跑中,我的业绩在编辑部一度遥遥领先。用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钱,我和丈夫终于在城市安了家,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窗灯光,也接来了父母亲,一家人共享天伦。母亲再也不怀疑我的选择了,在家乡人面前,她总是自豪地介绍,我女儿是记者!

  坚韧要强,认准的事就拼尽全力去做,这是母亲教给我的。感谢母亲,她对我的影响超过她的想像,我从来没有告诉过她这一点。

  第二个人,我的同事

  那是我工作的第三年,有一天编辑部例行的业务碰头会,突然,一个声音说,“钟宏娇的这篇稿子文笔老辣,后生可畏。”这让缩在墙角的我吃了一惊。

  母亲说得没错,我是一个没有天份的记者,性格内向,沉默少言,找不到米下锅的我经常坐在宿舍里发呆。今天去哪儿抓鱼?这是我每天早上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多少次梦中还在寻找采访线索,因为焦虑,深更半夜醒来是常事。

  那天,正为找不到素材而焦虑的我找出了一叠旧报纸,想看看前辈们都在写些啥。无意中,我翻到了一篇旧广告,说的是绍兴某民办学校开办女子中学的消息,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阴阳调和才是天下大“道”,一所纯粹的女子中学会是什么样儿的呢?我冒着烈日,倒了三趟公交车,终于在郊区找到了这所学校。采访证实了我的猜测。学校正准备关门停招,一位留下来善后的男老师说,当学校清一色是女生时,她们粗野豪放得令他落荒而逃。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教育学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当我就这一现象采访一位教育学专家时,她抚掌大笑,认为证实了她当初的预测。

  我没有想到,这篇不起眼的稿子会引起同事的注意。至今深深地记得,是因为那是第一次在业务上被肯定,这让几乎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我备感鼓励,也是因为,我第一次发现,我更擅长对人文类题材的开掘,那些读过的无用的书是上帝悄悄为我铺好的路。

  我开始注意这位同事。他是报社有名的工作狂,更以角度刁钻而见长。他曾多次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会议中,捡到不少鲜活的大新闻。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激励着我,让我从不敢懈怠每一次平淡无奇的会议,万一,会议的背后藏着一条大活鱼呢?他还有一条座右铭,每天至少跑5个部门,跑多了,总会抓到鱼。我牢牢地记着这句话,每天检视自己,今天,我跑到5个部门了吗?

  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日复一日地磨炼自己,这是同事教给我的。

  这位同事只是我众多优秀同事中的一个,我很庆幸,在绍兴日报社碰到了这样激情奋进的团队,这些最朴素的言传身教,这些对年轻人真诚的肯定,引领我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行走在成为一个合格记者的路上。

  第三个人,一位农民工

  那是我做记者的第四年,有一天,一位年近50的农民工找到报社,说他遭遇工伤,却求告无门。在那个年代,农民工欠薪是家常便饭,更何况他连工地的负责人是谁都不知道,我敷衍几句便打发走了他。

  但我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他又找到了我,喜滋滋地告诉我,他的脚快好了,他碰到了一个好人,一名老中医只用很少的钱,帮他医好了脚。而在他锲而不舍的交涉下,工头也终于答应给他几千元补偿。今天,他是特意来告诉我结果的。

  看着他喜滋滋的脸,瘦小的身影,我感到了深深的汗颜。在我的家乡,有多少和他一样为了谋生背井离乡的父老乡亲,而我,本来可以,却什么也没有为他做。路见不平一声吼尽管会在现实中遭遇许多障碍,但总要尽力去做,我背弃了最初的理想。送走他后,我饱含感情地写下了《民工老陈讨债记》,编辑说,他看了很感动,破例为这样一篇不像新闻的稿子登了半个版。

  自那以后,我写过许许多多维权、求助类的报道,再后来因为跑卫生线,更是碰到了很多因无钱医治而求助的病人。看着他们绝望的眼神,我不忍心,总是挖空心思想着,怎样才可以戳中读者的泪点,怎样才能为他(她)多募集一点救命钱?以至编辑戏称我是求助报道专业户。

  十多年来,通过我的稿子为读者募集的善款早已超过百万元,有些人逢年过节会给我发条短信,更多的人自始至终不知道我的姓名,只知道是一名报社记者。知道他们好,我就心安,我没有背离我最初的梦想。

  每当回望往事时,我都会想起农民工老陈,感谢他,他用他的乐观和顽强唤醒了我,告诉我,胸怀百姓疾苦是一个记者任何时候都不应丢掉的本色。

  第四个人,一位母亲

  这是一位英雄的母亲,她叫马徐玲,2012年,因为救火,她当消防兵的儿子田思嘉英勇牺牲。一年以后,我偶然获悉,她决定在儿子逝世一周年之际,成立以儿子的名字命名的见义勇为基金。第二天上午就是基金成立仪式,正常情况下,我只要去现场写个消息就好。但我决定先到她家里去看看。

  联系马徐玲采访颇费周折,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痛中,她几乎谢绝了所有的采访。但我终于还是辗转找到了她。推开门时,我吓了一跳,一年前电视中还是一头黑发的马徐玲,眼前已是头发花白。她带我去看田思嘉的房间,被子、衣服叠得方方正正,电脑前,一杯龙井茶正冒着热气,360多天了,她每天都会给儿子泡一杯龙井茶,坐在儿子的房间里,靠抚摸儿子的遗物度过。和我说起儿子时,马徐玲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我也跟着哭,红肿着眼睛笑。

  这不是一次专业的采访,我投入了太多的感情。但我想,能打动我的一定能打动读者。从马徐玲家出来后,我激动地给编辑打了个电话,消息之外,我还要写一篇通讯,你放心,一定感人。

  当晚,在激情的驱使下,2000字的通讯《儿子,妈妈为你做的决定,你满意吗?》一挥而就,我像拍默片一样,用干净克制的文字如实记录下一个母亲的哀伤。

  稿子见报的第二天就是三八节,恰逢全市妇联大会召开,绍兴晚报编辑部送了几百份晚报到会场,入会的女干部们在捧读报纸后,很多都哭了。

  让我高兴的的是,我过了很久以后才听说,当年5月份评选首届全国最美消防员时,马徐玲以自荐的方式把绍兴晚报寄给了组委会,后来,田思嘉成功当选,央视也认可了我从母亲入手、以情动人的报道角度,并根据我的报道拍了一段8分钟视频。

  直到今天,马徐玲依然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痛中,我们的报道带给她的安慰是短暂的,但她却给了我很多,以她为主角的这篇报道后来获评中国晚协的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我深深地懂得,在现场,才会有感动,走进群众的心坎,才会写出有温度的作品。

  第五个人,一位环卫工

  一年前,我正走在绍兴的大街上时,一位扫地的环卫工突然兴奋地叫住了我,“嗨,你不就是那个…记者。”看着她的脸,我笑了,记起来她叫董彩凤,来自河南,2013年,我们在绍兴市政府会议室见过。

  这是一次幸福的回忆。

  2013年夏天,有一件事大家一定记忆犹新,那就是席卷全国的极端高温天气。这年8月初,我刚回了一趟湖北老家,回绍兴翻看报纸时,一条消息让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条消息写的是,绍兴市政府开放包括会议室、防空洞在内的多处公共设施作为纳凉点。政府把市级机关惟一的会议中心拿出来给老百姓睡觉,相当于把“庙堂”都拿出来与底层百姓共享了,凭一个老记者的直觉,我总觉得这事有点不寻常。

  但这么好的题材同行已经做了,我还能做什么呢?就在我深感遗憾的时候,没想到第二天,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把会议室纳凉这一点单独拎出来,再去好好打造一篇通讯。我一听顿感豁然开朗,也非常兴奋。

  新闻人常说一句话,没有背景便没有价值。从自然背景来看,绍兴热得全国出了名,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而这一年,也是中央群众路线教育的起始年,发生在绍兴的这件小事显然是对群众路线的最好诠释。

  要写好这篇报道,关键是要把“小”写好,只有写好了“小”,才能真正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但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小故事讲好,讲得感染人呢?

  为此,我三赴会议中心采访,每次晚上都蹲守到深夜十一点,同城各大媒体的同行们都走了的时候,我还在。就在每晚约三个小时的相处中,四五十个来纳凉的环卫工,每个人我都聊过天。

  稿子也写了3遍,前两遍写完后,总觉得细节太过平常,,政府此举是否做到了群众的心坎儿上?这是整篇文章的落脚点,我们必须找到最有表现力的那个细节。尽管说不出来是什么,但总觉得与想象有距离。

  终于,在第三天晚上,我等来了董彩凤。说来也巧,绍兴市府办一位领导来现场察看时,性格外向的河南籍环卫工董彩凤现场编词,用豫剧唱起了“绍兴是个好地方”。在和儿子的通话中,董彩凤兴奋地喊道,“儿子,你猜我现在在在哪儿?市政府会议室。”

  简直是老天助我,我激动地将这一细节实录了下来。

  尽管直觉这一细节已能满足我的预期,但当晚,我还是蹲守到了近11:00,因为心里总想着,或许还有更好的细节呢?碰到好题材像打了鸡血般的兴奋,我想这种情绪很多同行都体会过。

  通讯《儿子,今晚我和你爸睡在政府会议室》刊出后,原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顾勇华点评说,绍兴晚报的这篇通讯“巧”,巧在稿子里没有一个字讲的是“执政为民”,但通篇体现的都是“执政为民”;稿子里没有一个字讲“公平正义”,却通篇都在讲“公平正义”。

  感谢董彩凤,感谢她于茫茫人海中对我的成全,这篇稿子后来帮助我拿到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是董彩凤教会了我,要讲好地方故事,既要头接天线,胸怀大局;又要脚接地气,小处着手,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深入,深入,再深入。此后的每一次采访中,我都会告诫自己,比同行晚走一步,等等,再等等,说不定会有惊喜发生呢?

  5个人的故事讲完了,回望15年记者生涯,才惊觉,我是如此幸运,赶上了中国报业发展黄金时代的尾巴,那时候,“无冕之王”的余光还笼罩着记者,传媒的江湖还被报纸、电视垄断,我站在风口上,既焦虑又骄傲,仿佛理想正被我握在手中,我只需一往无前地奔跑。

  但时代的变化如此之快,我们仍然站在风口上,但已是站在逆风口上了。传统新闻媒体,尤其是传统纸媒,已不知不觉置身于多媒体的汪洋大海中,随处都是“低头下的关注”,“指尖上的新闻”。

  今天,我们该如何做记者?展望下一个15年,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成为了那个忐忑的、不敢敲门的大学女生。

  仿佛是为了回答我的困惑,在今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越是信息发达、信息繁杂,越要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

  是的,时代在变,新闻的业态会变,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情怀与职业操守不会变,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这不正是我的母亲、同事,以及许许多多的采访对象们、读者们教给我的吗?“坚守新闻理想,肩负职责使命”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我们从业者用脚步去丈量脚下的大地,用心去感受百姓的疾苦,用日复一日的行走、思考去磨砺自己的职业技能,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向新闻精品的高峰攀登。

  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了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而跋涉。

  作者:绍兴日报新闻采集中心民情部副主任钟宏娇

信息速递更多+

三项学习教育更多+

宁波新闻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