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初衷
2016-08-19 宁波记协
前不久,一个退休多年的老同事问我:“当记者,前面几年劲头会很足,后来兴趣慢慢也就淡了。你怎么老是那么有激情?”
是啊,到底是为什么呢?
回首来路,自己这样解释:因为,走上新闻这条路,我比别人有更多的曲折。
一
我的记者梦,中学就开始了。1984年考大学时,第一、第二志愿报的都是新闻系,不期却被录到了兰州大学历史系。
开学不久,看到人民日报社函授部正在招生。我欣喜若狂,便报了名。记得学费是73元——这在当时可算个大数目。
有同学笑我: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怎么还去念函授?
我不以为意,学得非常认真。书包总被函授教材塞得鼓鼓囊囊,一有闲暇就会拿出来认认真真展读。最初的新闻学知识就是从那些教材里学来的。
不到一年,函授上完了。我又陷入了失望!这时候,“记者梦”已从“腠理”深入到了“骨髓”。我给校长写信,要求转系。
辅导员批评我专业思想不稳固。班上一个团支部委员还来谈心,劝我放弃“不良念头”。我不管不顾,仍一封接一封写。先是写给校长徐躬耦老师;徐校长调走后,我又写给继任校长胡之德老师。
靠诚心,二年级下学期,我如愿以偿转到了新闻系。
于是,我一边学二年级的课,一边补修一年级的课。
亏得当时年轻,竟硬是顶了下来。就这样,1988年夏,我以4年选修课程最多、总平均分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后来,又到武汉大学新闻系读了3年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分到人民日报。终于见到了以前在函授教材中才能见到的前辈们。二
好不容易才圆了“记者梦”,我倍加珍惜。
当时经济部在5号楼办公。为了能尽快胜任工作,我基本上天天待在办公室。后来干脆以办公室为家了:门卫值班室的床坏了一条腿,被弃置在垃圾堆。我用几块砖垫起断腿,在办公室两个书柜后面给它找了个归宿。
一个办公室4个人,男女都有,怕大家有时来早了自己只穿内衣不雅观,写累了,我通常和衣而卧,并在同事上班前爬起来整理好内务。只有休息日,才敢“宽衣解带”放松一下。就这样,我在办公室一住就是六七年,直到搬进开放式工作平台。
其间有个插曲。为了赶稿子,我经常通宵达旦。这招来了误解:门卫向经济部反映,说235办公室经常不关灯。
于是,开例会时领导批评了我。同一办公室的江夏仗义执言,当即说明:“不是忘了关灯。人家王慧敏经常彻夜都在写稿。”
经济部有一个传统,无论你的消息、通讯写得多么出色,言论写不好,就不能算是合格的记者。还有考核指标:两个月内至少发表一篇言论。
我从小喜欢文学,中学便有小说发表。但写言论之类的思辨性文章,一直找不到门径。
5号楼边上就是图书馆。只要不出差,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吃完晚餐,我就到图书馆翻阅报纸。专门看言论: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一篇不落地看,看到好的就抄下来。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抄到创刊号,3年多的时间,抄写的笔记本装满了3个“奇强洗衣粉”纸箱。
1997年我到河南虞城挂职,就带着这三个箱子,每天晚上反复诵读。
有了这份积淀,写言论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并引起了关注。邵华泽社长多次在大样上批示予以表扬。他还打听:“王慧敏是哪位女同志啊?”这份积淀,也为我后来开《下乡手记》专栏奠定了基础。
有人认为“新闻无学”。其实,新闻里面大有学问——没有学养绝对成不了一名好记者。
我的导师范敬宜很重视文笔,他说:“现在新闻圈里有一种不好的现象——轻视文字。如果谁要鄙薄一个记者,会在数说了一顿不是之后来这么一句‘这人,文字还行’。其实,这是把本末闹拧了。文字是新闻从业的基础,没有过硬的文字基础,绝对当不成好记者。”
遵从师训,我一直把“敬惜文字”当作新闻从业的信条。
2003年7月,时任社长王晨同志布置了一个任务。几个月后,我才交稿。当时的记者部主任杨振武替我做了解释。他在业务研讨《提倡“六易其稿”精神》中写道:
一篇稿件,实地采访半个多月,精心打磨一个半月,先后六易其稿,这就是11月4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登的长篇通讯《热血铸雄关——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军民戍边纪实》。
王慧敏每次完成任务都很出色,而这次,不但“八一”没有交稿,8月底仍无音信。一直等到9月22日,稿子来了,并附言:“因为题材和本人水平所限,稿子写得很艰难。六易其稿,自己还不是很满意,请领导斧正。”我连夜看完,深为其构思和文笔所感动,7000字的稿子,删改不过二十字。
10月22日,王晨同志认真审阅稿件后批示:“这是全国拥军爱民、戍边为民的一个典型。王慧敏同志坚持‘三贴近’,下工夫写出此稿。我意可作为特例,择机发表这一长篇通讯。”10月23日,张研农总编辑在此稿上批示:“一版转,发好。”
一篇驻站记者采写的稿件,社长批示作为“特例”,总编辑批示要“发好”,其被重视的程度之高,是不多见的。王慧敏在完成任务中所表现的“六易其稿”精神,很值得我们总结和发扬。“六易其稿”的核心是敬业。记者的敬业精神就表现在把新闻真正当作事业来做。具体说来,就是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我们报社,爱我们的报纸,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有深深的爱,才可能为之奉献而无怨无悔。
尽管领导如此宽容,给予莫大的鼓励,但我心里明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功夫不到家。知不足然后学,学无止境!三
“新闻靠脚板走出来,靠田间地头聊出来。”回头看看,自己写的有些“温度”的新闻,无不是源自新闻现场。
写《热血铸雄关》就是如此。
采访时,我向军分区领导请求:能不能沿边境线实地走一走?军分区领导不同意,说:“边防连队住宿很困难,有的地方压根就没有路”。我保证:“绝对不给部队添麻烦。没有住的地方,就和战士们挤一挤;没有路,战士们怎么走,我也怎么走!”
克州位于祖国西陲帕米尔高原,是新疆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一个州。先不说这里的三四千米的海拔和砭骨的寒冷,光那份荒寂,就压抑得人难受。在边境线上奔波了半个多月,只看到过3个游牧的老乡。一个浙江籍战士告诉我:“在这里,别说见到人,就是看到一只野兔、一只老鼠都会让你高兴得跳起来。”
在某部边防6连,我借宿在战士宿舍。临睡前,辽宁籍战士小谭从箱子里拿出一只甜瓜,执意要让我尝尝。说是“八一”节时发的,自己一直舍不得吃。
瓜打开后就放在我床头的一块板上。谁知这只瓜惹了祸。熄灯不久,老鼠便争先恐后爬上那块放瓜的板。我打开手电一照,七八只老鼠围着瓜饕餮。有的老鼠竟爬上了床铺。光柱下,鼠眼贼亮贼亮……那夜,我拥着被子任凭老鼠在枕旁咯吱咯吱嚼个不停。在一分一秒数时间的过程中,我的灵魂受到了一次全面的拷问。我们太幸福了!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邀我去做访谈,主持人朱军问我:“你能为‘记者’下一个自己的定义吗?”
我这样回答:“记者,就是把新闻现场作为战场的战士。”
是的,只有把自己置身于新闻现场,记者才有用武之地,新闻这个职业才有存在的意义。“记者永远在路上!”这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四
这些年,分社都成立了新媒体,进了不少新人。我常讲:不要把新闻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应该作为毕生坚守的事业。有了这样的定位,你才能从职业的“苦”和“甜”中,品尝到人生的乐趣。
确实,不具备坚贞的人格和强劲的毅力,绝对当不好记者。因为记者这个职业很辛苦,也有危险。
2009年乌鲁木齐发生了“7•5事件”。当时,我已经调到浙江分社工作。报社一声令下,我回到新疆任人民日报前方报道组总指挥。我们提供的有关情况,为中央研判和处理新疆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7月8日零点15分许,报道组在返回驻地途中,车行至乌鲁木齐市河滩路与新医路立交桥南时,遭到埋伏在路边的上百名手持利斧、砍刀、铁棍的暴徒的袭击。
顷刻间,汽车的保险杠、引擎盖、车灯、窗玻璃被砸得一片狼藉,车顶多处凹陷。有人还企图爬上车顶从顶窗施暴。
司机一边猛打方向盘左冲右突逼退靠上来的歹徒,一边迅速倒车。歹徒一边闪躲汽车一边伺机发动新一波攻击,一拨被逼退另一拨又冲上来,嘴里还大声呼喊着:“打死他们!打死他们!”汽车右侧的玻璃被斧头砍出一个洞,一把钢刀从洞口直捅进来……
命悬一线间!
公安部门出动数批干警增援,大家凌晨4时才最终撤出危险区域……事后有人问我:“当时,你想到了什么?”
我回答:“当时什么也来不及想。只盼着突出重围活下来。事后,倒是想了许多——既然全须全尾活了下来,今后就更应该尽职尽责工作。”
当然,当记者也会有很多乐趣——当你的报道对激浊扬清有所帮助、对工作有所促进时,那种快慰是无与伦比的。
2014年昆明“3•1事件”后,我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发表了《像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文章被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现在,新疆许多公路边的广告牌上,民居的墙上,都写着这句话。
1995年,我发表的通讯《山这边,山那边……》,引发了安徽省长达半年之久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批示:“这篇稿子是一剂猛药,找到了安徽问题的病灶。”我写的内参《塔里木河治理面临搁浅之虞》,被中央多位主要领导批示,争取了53亿资金,使塔里木河治理起死回生……
记者这个职业还能天天带给你新鲜感。我给单位的年轻人算了一笔账:记者的职业就是走南闯北,穷究万象。其间,你会看到色彩缤纷的不同风景,你会听到光怪陆离的不同人生。这种阅历,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也是其他行业艳羡而不可能做到的。
其实,人生不就是一种体验嘛!五
一个主流媒体的记者,一个分社的领导,会面临着一种特殊情况——报纸的发行、地方关系的处理等问题,都需要时刻面对。该怎样去履行职责?
现实利益与记者的良知,难免会发生冲撞。心到底往哪里安放?
客观地讲,无良记者毕竟是少数,有些记者笔下的新闻之所以失去客观理性,是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宏观真实与微观真实之间的关系。
我始终认为,只有把握了宏观真实与微观真实的统一,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秉持新闻真实的原则。这就要求,新闻从业须臾不可脱离以下几点:不为利益所诱;不为高压所屈;不跟风起舞。这是一个记者的职业品格,更是一个媒体人必须秉持的道德操守。
有了这样的品格和操守,在新闻采写中,就能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责任,更深刻地感知社会脉搏的律动。有了这样的品格和操守,就能自觉远离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不正之风,端持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不去与世俯仰,不被大众裹挟,坚守人格独立。
从业这些年,曾有很多次“高就”的机会,也碰到过许许多多的诱惑,我都拒绝了。
因为,少年时代就萦绕在脑际的“记者梦”,至今仍未醒来。我经常提醒自己: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能做的事,非常有限。趁着头脑尚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吧。
一个多月前,大雪连下三日。雪霁天晴朗,我沿西湖散步,信手在手机上写下了一段感怀:艳阳初露头,沿湖信步游,心怀苍生方觉湖山秀;灵峰寒梅香,孤山茶花稠,晨昏伏案无视嬗节候;奔走城乡间,满脚沾泥土,叩问渔樵民瘼尽吃透;一件老头衫,从春穿到秋,沙发一蜷揉眼又一宿;不嗜烟与酒,诗书置前后,韦编屡绝仍然不撒手;定位孺子牛,伐恶效狮吼,荣华富贵与咱全无由;残阳已夕照,晨诵夜句读,扪心自问工夫可下够?仰止司马迁,秉笔重操守,不改初衷至今心依旧!
(作者王慧敏系人民日报浙江分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