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新闻界电子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宁波记协  >  宁波新闻界电子版

纪录片拍摄手法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2019-05-09  宁波记协

  电视媒体发展至今,正在向全媒体转型,大量的网站视频、微电影、动漫等新媒体的涌现,给传统的电视新闻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们以信息搭载量和视觉效果都比传统的电视媒体更有吸引力的特点,迅速占领了年轻一代收视群体。电视新闻原来所拥有的媒介优势正在被逐渐打破,电视新闻的制作亟待转型和升级。

  关键词:新闻产品乏力 网络兴起 纪录片手法 失效的“魔弹”

  一、电视新闻采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国内电视新闻的生态链

  从1978年1月1日开始,CCTV新闻联播开播,迄今整41年。这些年来,这档时政新闻成为了各个省级卫视和地方台的风向标。大到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时政活动,小到主持人的发型、服饰的细微变化;从节目的整版编排,到各级领导人画面的秒数帧数,都是各级联播栏目的标准答案。

  在“党管舆论”的大背景下,党台的作用始终排在了电视新闻的第一位。由此,国内的电视新闻就被分成了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两大类。而在此之后,各个电视台又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的反响,加入方言类,单口、群口类播报以及财经、养生等形式各异的新闻,丰富电视新闻的种类。

  (2)、国内电视新闻的运转链

  无论是风向标时政类新闻还是民生类新闻、方言类新闻和播报类新闻,都是由制片人、编辑、记者、摄像、主持人、导播、助编、通联等岗位人员组成。一般情况下,由制片人和各个跑线记者报题,在谈版或编辑会后确定报道主题,然后记者领取采访任务,拍摄、采访、写稿、图像编辑、配音到成稿。

  这种传统的运作模式,在十年前,的确是一种较为迅速的新闻处理方式。同时,经过了多层审稿后,也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但是在目前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获取新闻的主流手段后,电视新闻播出时间单一(除去CCTV新闻频道)的缺点被无限放大。

  (3)、国内电视新闻的制作链

  大型的广播级摄录一体机,以索尼和松下为主导。大部分地方台还在使用索尼PDW700蓝光版的摄像机,省级卫视和部分有条件的地方台使用了松下高清P2机。两者都是较为大型的设备,加上采访所需的特种电池、补光灯、云台三角架,全套设备重量可在25kg左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型设备有它强大的保障性,比如较长的续航、较大的存储、较为出色的画质、强大的光线适应能力以及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等等。但是,当记者需要面对突发情况下的突击、灵活多变的人物追踪、长时间碎片化的拍摄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 纪录片拍摄手法在电视新闻采制中导入的可行性

  (1)、什么是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1】

  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被部分学者认为是纪录片的鼻祖之作;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2】

  (2)、纪录片的特点

  题材多样,既可观古猎奇,又可记录当下。

  风格多变,既可真景实情,又可情景再现。

  观点鲜明,既可隐喻韬晦,又可直抒胸臆。    

  制作灵活,既可鸿篇巨制,又可短小精干。

  1. 纪录片与电视新闻的同异点

  纪录片和电视新闻都是对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真实历史的还原和再现,同样具备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本质要求。两者对镜头和文章内容的匹配,镜头编辑逻辑的运用,都有较大的相同之处。不同地方在于,纪录片没有时效性,它可以几天、几月甚至几年时间精心打磨一部作品,而所有的新闻都要讲究实效。

  • 纪录片拍摄手法在电视新闻采制中的应用

  (1)、报题题材的筛选

  电视新闻中一线的记者往往会遇到制作一些人物典型、经典案例的新闻报道,许多从业人员把它定义为“主题稿”。这些稿件的采制往往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配合这个需要传播的主题,或以小见大、或以点带面。所以,一些突发事件、“急难险重”、正规时政要闻等常规题材,并不适合用纪录片手法来处理。但是,一些典型人物、文艺新闻、重点工程、好人好事、重大历史事件等,就比较适合用纪录片手法来处理了。

  2016年9月,宁波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宁波新闻》栏目播发了《向平凡致敬》系列报道。这个系列是记者在一线采访中发现的一些平凡人物、身边人物的故事。在主题的选择上避开了“白富美”的时政路线,也规避了“矮矬穷”的民生路线,非常规的采用了“第一人称”自述的纪录片手法,以新闻的方式来展现平凡人物不平凡的一面。

  (2)、采访“剧本”的创作  

  无论是复旦版刘海贵教授所著的《新闻采访教程》【3】还是人大版张征教授所著的《新闻采访教程》【4】中,在提到“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这一部分内容时,都表示要有基础的采访提纲,但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受众成为整个采访活动的核心,记者不能主导或有意引导新闻进程。但是,在当今各大媒体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观众视听阅读碎片化的时代,除非有好的、具有爆款性质的新闻内容,一般性新闻题材,已经很难提起观众的兴趣。

  纪录片拍摄手法的介入,就是要在采访活动前,强调新闻“剧本”的准备和创作,包括哪些人需要被采访,需要拍摄的镜头有哪些,采访的内容,场地的选择等。而这也给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记者提前了解或是熟悉被采访对象和场景,也需要提前跟被采访对象进行沟通,对时间要求较高。好处也显而易见,就是能深度挖掘新闻题材的内涵和价值。

  同样以《向平凡致敬》为例,执笔记者在每一篇稿件拍摄之前,都实地进行了踩点,并和被采访对象深度交流,完成新闻的初稿写作,“剧本”确定好后,再次来到现场进行拍摄。

  (3)、设备器材的准备

  近几年,随着单反设备大量加入视频拍摄功能,佳能、尼康、索尼等单反大厂也都配套了视频拍摄镜头,外设录音、灯光等设备也日趋完善,单反摄录成了大部分广告公司、宣传片制作公司的首选。

  在电视新闻制作上,单反拍摄也有着非常好的适应性。首先,单反的画面色域更广,它可以在拍摄人物时使用暖色调,可以在拍摄特定场景是使用冷色调,更加强调镜头语言;第二,单反的便携性要更加出色,可以更快更好地捕捉人物的一些细节,比如一个细微的脸部表情,一个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第三,单反可以更加方便的搭配航拍、轨道、小摇臂、gopro、高像素手机等器材的使用,使新闻画面完全有别于传统新闻的采制方式,给人一种微电影的“既视感”。【5】

  2018年1月,宁波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宁波新闻》栏目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家在宁波——老传统 老记忆》“非遗文化”系列节目,推出了“四明内家拳”、“面塑”、“龙凤抬阁”等5个“非遗”项目,都采用了单反拍摄,将这些“非遗”文化以十分艺术的画面,呈现给观众。

  1. 、采访过程的控制

  采访过程是纪录片手法在新闻采访中应用的关键。

  首先,记者在现场更像是一个带引号的“导演”,不能喧宾夺主,更多的是要让拍摄对象更加真实的展现自己,需要做的只是“记录”;

  第二,需要记者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适当的时候要进入画面,直接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

  第三,一些复杂场景,需要用到多机位展示。比如在拍摄人物主题时,不但要拍摄一些大景,另外的机位还要注意抓拍人物的侧脸,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细节。

  第四,控制时长,采访要讲究“干货”。纪录片式的新闻非常讲究节奏的把控,铺垫不能太长,主体人物或故事情节应该尽早出现。

  最后,要对画面精益求精,让镜头“说话”。

  (5)、传播途径的变更

  在早期的新闻传播学理论中,有一个“新闻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其定义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新闻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理论认为,受众就像射击场里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或医生面前的一个昏迷的病人,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新闻只要进行有效传播,就能迅速产生出传播效果。

  魔弹论的失效,在传统模式下,受众信息接收单一,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受众的新闻接收端从广电、报纸、杂志转向了手机、个人PC等互联网端。所以,对于新闻传播而言,“渠道为王”正在快速的转向“内容为王”。【6】

  这种传播途径的变更,将为纪录片式新闻的传播提供成长的土壤。在受众每天接受的海量信息中,人们将更愿意接受那些画面艺术、故事生动、人物饱满、矛盾突出、充满正能量的视频新闻。

  从原来刻板程式化的新闻模式中解脱出来,用纪录片的手法制作新闻,将会让新闻更加精品化,更加多元化,更加适应已经到来的互联网社会。

  注释

  【1】  《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 (美)Michael Rabiger著 何苏六等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2】 引用自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纪录片/3330502

  【3】 《新闻采访教程》 刘海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出版

  【4】 《新闻采访教程》 张征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出版

  【5】 《佳能7D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单反在突发事件中的应用》 于宏伟著 2013年 发表于《数码影像时代》第十期

  【6】 《论“魔弹论”的消失》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张平著 2013年发表于《新闻传播》第四期

  (作者:林君翔 宁波广电集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速递更多+

三项学习教育更多+

宁波新闻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