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要在新闻摄影主阵地上守得住、有作为——2018年度宁波新闻摄影奖评后感
2019-05-09 宁波记协
2018年度宁波新闻奖摄影获奖作品评选,全市共选送53件作品,基本体现了当前我市专业新闻摄影的总体水平。
纵观此次评比,有三点感受:
一是题材比较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基本上涵盖了去年我市的重大事件。个别作品令人惊喜,如获得一等奖的《我们镜头里的他们――一次跨越千里的摄影支教活动》,记录了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图片中心历时4个多月,到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两所小学的摄影普及活动以及两地互动的画面。
二是普通存在题材把握能力不强、挖掘深度不够、对社会热点现象敏感性不强、视野不宽、办法不多。如获得三等奖的《20只浙江獐漂洋过海来慈安家》,一个非常好的选题,如果作者能设法跟拍一段时间,记录它们在全程中得到人类呵护的细节,那整组图片的感染力就大为不同了。
三是各区县市及其它新闻机构的新闻摄影力量很不平衡。有的单位屡获大奖,也有不少单位获三等奖也有点勉为其难。总体而言,这些单位选送的作品质量普遍不高,即使有些获奖的组照,也存在结构混乱、编辑随意、摄影语言贫乏等问题,有些摄影作品在构图曝光、色彩控制、后期制作上,甚至都达不到社会上许多摄影爱好者的水平,这点令人不安。
一段时间以来,我市新闻摄影工作受内外诸多因素叠加影响,从业队伍面临的处境不容乐观:编制减少、队伍萎缩、后继乏人、岗位吸引力下降,职业的荣誉感、归属感不容乐观,边缘化、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这是造成我市新闻摄影作品水平难以全面提高的主要原因。
在全民摄影时代,零门槛、低成本、快餐式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满足了普通人的从众心理,释放内心角落里的虚荣心,但目前充斥在互联网上无数毫无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图片,终久会被湮没在图像信息的海洋里。
当前,新媒体、自媒体野蛮生长模式开始得到控制,各方面管理制度完备推动监管趋严,中高层次读者对优质图片需求增强,特别是党中央对新闻媒体融合与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此外,国外的不少媒体如《美国芝加哥太阳报》开始悄悄恢复摄影部门,摄影记者不可替代的综合价值正在显现。假以时日,内容为王、品质至上、“决定性瞬间”等新闻摄影的传统评价体系定会重新得到认识、肯定并加速回归。
当下,摄影记者要在新闻摄影主阵地上守得住、有作为,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在基础层面上作些努力:
注重能力培养:新闻摄影记者姓“新闻”,而不是简单的摄影匠,他除了需要掌握全面的摄影技能外,还需要拥有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最基本职业素养――新闻意识、采访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至今,个别摄影记者仍然不愿或不敢与采访对象打交道,有的甚至连写一段完整、简洁、准确的新闻图片说明都无法完成,很难想象,这样的摄影记者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
转变思维模式:定位上要从配图型记者向拥有更强独立采访能力的记者转变,早点扔掉文字记者这根“拐杖”,迫使自己闯出另一片天地,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飞得更高;选题上要从活动型新闻为主向事件型新闻为主转变,凝神聚气把主要精力在重大主题、热点话题、发展难题报道上精准发力;采访时要摒弃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到此一游式的“高冷”方式,而是要紧紧扭住新闻主题这个“牛脖子”,咬定目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调动自己全部的专业积累,及时到达新闻的第一现场,对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深入采访,确定拍摄内容,反复拍,拍反复,直到所拍画面能自然、准确、完整、生动地反映主题。
提高工作纬度:“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摄影记者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与最具宁波发展特色中发现交集点,深入基层,寻找线索,捕捉灵感,用好图片讲述宁波好故事,发出宁波好声音,树立宁波好形象,承担起记录时代、感召后人的新闻摄影主力军的光荣责任。
任正非先生欣赏“目标坚定、专注执着、默默奉献、朝着苦干”阿甘式的人。在追逐功利成为社会普遍的一种价值观时,那些有几分傻气、甘愿投入、甘愿付出、不计回报的人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
一位优秀的摄影记者,走的其实也是一条艰辛坎坷的羊肠小道,寂寞、孤独、困苦,没有掌声鲜花,没有迎来送往,更没有立竿见影的回报,但给历史、给后人留下的却是难以忘怀的作品。远的如1948年尤金·史密斯拍摄的《乡村医生》,萨尔加多1981年至1986年间拍摄的《褴褛的淘金人》和《金矿·巴西》专题,近到戚颢连续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沉重的海岸线》《16年养殖成功的银鲳鱼想有个“家”》,无数成功的案例都证明这点:敏锐的判断、扎实的功底、执着的努力,是精品创作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摄影记者利用手中的相机,借助媒体的信息渠道优势,迅速专业的响应能力,通过新闻图片这种直观、形象、准确的呈现,成为当地重大新闻事件的记录者、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典型人物的挖掘者。在媒体大融合时代,我们自然希望涌现出一批全能型的摄影记者,同时也渴望培养出“一图胜千言”、有梦想也有能力将新闻摄影工作做到极致的大师。
希望所有与新闻摄影工作相关的部门,能以目标为导向,加大投入,围绕抓策划、抓采访、抓精品、出人才来展开,逐步重构起一套目标明确、机制灵活、优胜劣汰的有利于摄影记者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通过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造就出一支具有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的新闻摄影队伍,为正在发生历史巨变的伟大时代留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作者:严龙 宁报集团图片中心摄影部总监,2018年度宁波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评委。)